当前位置: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萨提尔认证课程,萨提亚学院广州中心 >> 相关文章 >> 萨提亚 >> 浏览文章
一头银色的卷发上别着一个俏丽的发卡,一张智慧的脸上洋溢着温暖而快乐的笑容......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中,92岁的玛利亚·葛莫利与我们分享了生命中的一些感悟,关于生命力、人性、选择、亲密关系、学习与好奇......是的,她是国际知名的萨提亚导师,她是一位繁忙而智慧的长者,但她更是一个让我们充满好奇的人:为什么她能够拥有如此“丰盈而优雅的生命
关于生命力
问:您经历过那么多曲折的人生经历,依然保持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在世界各地学习、讲学(2012年3月,玛利亚在北京连续讲学10天),而且总是显得那样淡定和优雅,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她还是IPad的粉丝),对许多人而言简直是一个奇迹!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玛利亚: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我接触到自己的呼吸,知道自己还活着,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我就充满了“感恩之心”——感恩我活着、能呼吸,还有能量。如果我哪天能量比较低,我就会体验一下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感受,我问自己:「我怎么啦?」「我需要什么?」「我的身体在给我什么信息?」因为我知道,我的内在有许多资源。当我自己澄清了,我就毫不犹疑的运用这些资源。如果内在有些问题,我就照顾他、处理他,与生命力联结。
问:所以说,您主要是平静地处理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忙碌地应对“外在”?
玛利亚:对,我为自己工作。比如,有时候我会累,我就承认我累了,可能最近太忙了,我需要处理一下,于是我会早点睡、吃点好东西。我学习“活在当下”,我不否认自己的感受,我累的时候不会说“我不累”。我接纳“当下的感受”,聆听身体传递给我的信息,这样能帮助我的再有能量。我也在冥想中这样教大家。
当然,除了关注自己的内在,我也很在意情境。比如,在过去的几天里,我的能量很高,那是因为我睡得早,我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很爱这个团体和课堂上的氛围,这些情境的因素对我也非常很重要。如果我不喜欢一些人、一些地方,我就会不参与,这些年我拒绝了不少人,我要照顾好我自己。
问: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您的生命力,那会是什么呢?
玛利亚:问得好!我的生命力像是“美丽彩虹”的历程,每天她的色彩都在变。我认为生命力是有很多色彩的,当我快乐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光亮的色彩;当我担心、害怕的时候,她的色彩就比较深;当我想到我的孙子、曾孙女时,我的彩虹马上就变得很美!当我感受到别人的生命力冉冉升起时,我的生命力也在闪闪发光。我认为如果我们在生命力的层次连结,我们可以体验到爱及喜悦。很多人问我,连续上那么多天的工作坊累不累?我说“不累”,当大家学到东西、大家有所改变时,我就感受到很大的能量。
关于人性
问:您经历过那么残酷的战争、那么多人生的苦难,您怎么看人性呢?
玛利亚:基本上,我认为人性本善。其实,每一个人都曾是小婴孩,每一个小宝宝都很快乐,充满了生命力及一致性。奇怪的是,我们长大后,常常觉得不快乐,与自己及他人失去联结, 我们的成长是在家庭、社会及文化中的学习历程,我们在家庭中学到价值观、感受、规条、如何沟通、如何面对彼此间的差异、如何与他人联接。我们可以在家庭中学习到重视自己, 更加的人性化,欣赏我们彼此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养育下一代重视自己及他人,在那个层次上与人联结,这个世界就和平了。
现在,我看到很多中国人都在努力学习“最好的方式养育孩子”。
关于选择
问:您在工作坊中反复向学员提到“他们可以选择改变他们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我没得选”,或者“我没有力量去选择”。对于选择,您有什么建议吗?
玛利亚:这不是有没有选择的问题,而是他(她)“认为没有选择”,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需要成长及相信自己。我猜,有的人认为,他们唯一选择就是遵从父母或学校的期待。父母往往出于好意,他们以为是做了最好的选择,有的家长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帮孩子选好道路了,但是家长的梦想不见得适合长大了的年青人的渴望。很多父母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为孩子们做最好的选择,但年青人往往渴望有选择的自由。
当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鼓励他们看到更多的选择”、“教导他们一些必要的界限也很重要”。在这方面,我有个比喻——要让教孩子飞,要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展翅,自己体验。家长已经提供子女们拥有自己的资源,价值观及工具,也要允许子女决定将来要做怎样的人,决定自己保持成长的机会及选择。
关于亲密关系
问:人们都渴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滋养。您认为,如何获得并保持亲密关系呢?
玛利亚:这需要双方都付出努力,因为夫妻各自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学习。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模式、不同的观点和期待进入新的关系,多半的人没有在家庭中学到真正的亲密。亲密关系意味我们彼此分享脆弱——害怕、焦虑、感受等等。在亲密关系中,彼此不掩饰、不玩“游戏”,两个个体都需要学习——“心”与“心”的联结,彼此尊重和接纳。
问:夫妻经常在分享感受的时候,变成了互相指责,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玛利亚:这是一致性沟通的困难。当我告诉你“我感到生气”,和说“你让我很生气”,是不同的表达。前者是“我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后者是“我要你为我的感受负责任”。而一致性沟通都是从“我”开始的,我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期待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