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是萨提亚在广州的唯一中心,请注意鉴别!  更多萨提亚中心请查阅 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   

萨提亚大师贝曼博士问诊中国家庭问题(2)

互联网 佚名 【字体:

记者:您怎么做?

 

约翰:用中国话讲,我既不撮合他们也不强行拆散他们。我希望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在有问题的关系里成长,很简单,就是让他们从以前熟知的关系模式里暂时出来,感知关系的平等性。要知道,夫妻是因为彼此有差异才走到一起的,如果夫妻能包容地看待他们的相似性和独特性,而不仅仅希望对方和自己一致,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是健康的。

 

孩子有问题大多是父母出了问题

记者:我认同您的这个提法,实际上,很多家庭,孩子的问题是焦点,很多家庭因为这个才开始学习如何相处。

 

约翰:是的,但我想纠正你的是,孩子有问题的前提大多是夫妻关系有了很大的问题。

 

约翰:一个妻子告诉我,她15岁的女儿进入了叛逆期,难以沟通。而实际上是,她和丈夫的关系一直有问题,女儿用一种他们不喜欢的对抗表达对于爸爸和妈妈关系的焦虑。现实中,很多有问题的夫妻都喜欢在孩子面前隐瞒自己的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但孩子非常聪明,他们希望父母能真诚面对,并想做这个努力,但不知道如何做,所以只能用对抗的方式,比如抑郁、暴躁、拒绝听话、出走等等。

 

记者:能这样理解吗,很多家庭,孩子的问题和父母关系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约翰:这也正是我想和你探讨的,家庭会塑造一个人成为怎样的人。中国的家庭很有意思,夫妻总以为孩子很小时是不需要刻意关注的,这是个误区,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从父母身上学习有关安全、爱以及现有的家庭规条,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特本质是在很小的时候来完成的。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夫妻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约翰:这是一定的。孩子在父母相互的应对姿态中形成了自我身份辨别和价值感。打个比方,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还有一种可能,有人会对被自己视作的爱充满控制,一旦失去,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挽留。

 

记者: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一些家庭,夫妻看起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孩子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

 

约翰: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些家庭,夫妻起初会因为存在的希望走到一起,可最终对彼此失望的情绪会扭曲现实中的一切。你知道,当夫妻双方发现无法在对方身上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孩子常常成为他们实现愿望的下一个目标,也许会将孩子当做另一份实验田,尝试完善他们并不完美的生活。

 

记者:在中国,很多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要很棒,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都与此有关。约翰:这真的很有趣,我看到的是,很多父母自己小时候并不喜欢学习,却期待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可孩子会怎么做呢,为了不丢失父母的爱,或许信服或许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成长的心理总是会呈现被扭曲的一面。

 

夫妻间出现问题先不要急于谈离婚

 

记者:当一个家庭已经意识到有问题时,应该先从哪着手解决?

 

约翰:我很不欣赏夫妻一有问题就以家庭解体为解决方式。婚姻其实没那么脆弱,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因为爱走到一起的,但后来为什么对彼此说,我不再爱你了。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你不愿意面对自己一些很不好的品质,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否定这个而已。当夫妻之间有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谈离婚,请允许自己和对方花点时间审视一下自己,看看你为改变做过些什么,还是仍旧一贯指责和抱怨。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处理你内在的问题,还能指望自己处理好外部关系吗?

 

记者:我认可您的说法,如果现实中一个只能靠暴力解决家庭问题的男人或女人,他(她)在处理外在的人际关系上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约翰:人是通过家庭来进一步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的。组建了家庭,并不是通过对方让自己变得完美,而是接纳和包容彼此的不完美,通过学习结盟的关系创造出更大的爱。

 

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建了家庭,也意味着要创造和融入一些新的东西了。你知道,丈夫和妻子起初都是带着个人固有的价值观、原生家庭的规条甚或是被压抑的伤痛而走到一起的,丈夫和妻子就像彼此的镜子,从对方身上会看到真实的自我。

 

夫妻对待孩子的方式恰好体现这样一些家庭品质,很多父母是不能允许孩子不完美的,放下这些想一想,如果你的家庭关系一塌糊涂,你能指望你的外部人际关系令你满意吗?其实,你必须从家庭中学会一些东西,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关键的,当家庭中有问题时,就把这些当做是自我成长的一个信号吧。

 

每一个人都应找到自己的位置

记者:一些人认为,家庭带给他们的不是自由而是约束。

 

约翰:真的是这样吗,还是当你进入家庭系统后因为无法面对关系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和焦虑?这很好,怀疑和焦虑意味着你想改变,对之前的一些生命品质开始质疑了。

 

比如一个总以指责令妻子和孩子屈从的丈夫,就需要看一下自己的问题了。可能,他有一个很不幸的童年,在他严厉暴躁的父亲那里得不到肯定,内心充满自卑,长大后想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肯定,通过别人的屈服获得一些认同,如果他有觉察,就不会认为自己的那种状态是一种自由。

 

记者:我想知道的是,处在家庭中的人如何做到既和谐而又不丧失自己的独特个性?

 

约翰:让每一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我这么多年的家庭心理辅导的治疗经验中,人从自己原生家庭童年带来的旧有模式很容易限制一个成年人的人生态度。我希望每一个人能看清楚这个限制,同时看到自身所具备的创造潜力,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改变从来都是可能的,尤其是夫妻,创造和改变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人格塑成,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在家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展出更高的自尊和价值感,只有这样家庭才可能走向和谐。

 

 

附:本文由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整理收藏,源头来自互联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本人或机构附带任何负责

中文域名: 萨提亚 关键词: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 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课程| 萨提亚培训| 萨提尔心理学| 家庭治疗模式冰山理论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系统转化治疗| 蔡敏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