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萨提尔认证课程,萨提亚学院广州中心 >> 相关文章 >> 萨提亚 >> 浏览文章
刚满月的小宝贝躺在婴儿床里像小猫叫一样地哭,手指像刚剥出的细葱白。
师姐说:“宝宝饿了吧?要吃他*的奶呢!”我说:“寂寞了,要妈妈抱抱呢!”可是她的妈妈,我们的师妹无动于衷。又过了几分钟,在我们的支持下,师妹夫拿来了奶瓶。
“为什么要把用奶挤在奶瓶喂呢?”我们很诧异。师妹不以为然地说:“她不吃我的奶。”噢,我想起来了,因为早产,宝宝在保温箱里呆了20多天,已经习惯了奶瓶。根据皮亚杰“图式、顺应、同化、平衡”的观点,想要宝宝接受他*的乳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可是师妹说:“太累了,她一不吃我就没耐心了。……我挤奶挤得手都酸了呢。”“抱着宝宝吃奶,宝宝和母亲感受着彼此的爱,多幸福呀!母亲的体温、心跳、气味、拥抱和爱抚刺激宝宝的大脑,可是最早的智力开发呢。”说时,似乎又回到了三年前,怀抱着乳臭小儿,从我身体里流淌出的不仅是乳汁,更是深深的爱把我们紧紧连接。感叹:一个生命如此地依恋自己,毫无防备,如此地热爱自己,毫无保留,仿佛刹那间展开了天使的翅膀,呵护着生命本初的娇弱与美好——“我是谁?值得生命这样的赠与?”然而,师妹皱着眉头连连摇头:“我没那恒心……太累了!”
师妹家境殷实,住在高档住宅小区,和妹夫各有一辆高级轿车。白天由月嫂照看孩子,夜里奶奶带孩子;姥姥买菜做饭,姥爷和家政轮流负责打扫卫生。可是当我们说孩子需要拥抱和爱抚时,师妹却认真地说“不能惯着她,抱惯了,经常要抱,多累人呀!”要知道这个小宝宝5斤一点,从出生至今几乎整天躺在床上,即使是吃奶也只能接触到小小的橡胶奶嘴。
我忍不住变个“吊书袋”喋喋不休:“0-2岁的宝宝需要及时的喂哺和拥抱、爱抚、亲吻,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及父母多么地需要他,如果他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会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长大后开朗、自信以及信任别人。”说这段话的同时,我的头脑中闪现的是另一个片段:“如果需要未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特征: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拼命寻求一个依赖的对象,需要别人照顾,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相关的成人心理障碍: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需要别人的夸奖。”
“那就让她爸爸多抱抱她吧!”师妹点子还真多。“我半开玩笑地说:”母亲缺位,女儿和父亲过分亲密,形成恋父情结很难打开噢!“师妹笑嘻嘻地说:”恋父就恋父吧。管她恋谁,别缠我就行。“妹夫是个难得的细心、体贴、温顺的男人,从进门第一眼,就看见他守在女儿床边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小小的女儿,可是有师妹的训诫萦绕耳际:”不准抱!”直到他用奶瓶喂奶时,想用手托住女儿的脑袋也被禁止了,只能一手拿着奶瓶,一手扶着床框,歪着脑袋看小不点吃奶。
不由得想起一个朋友,40多岁未婚,因为太爱自己的父亲,舍不得离开父亲出嫁。前一段时间,父亲突发心脏病离世,朋友悲痛欲绝。不知这个一直称女儿为“宝贝”“心肝”的父亲,如何能放下这个至今孑然一身的独女而独自远行。我心中一直有个问号:在这个本该是等腰的的家庭三角形中,母亲那个角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