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是萨提亚在广州的唯一中心,请注意鉴别!  更多萨提亚中心请查阅 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   

家庭中的情绪虐待——循序渐进地(1)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人类自我的发展是渐进的,每一个阶段根基于前一阶段之上,有其一定的步调和节奏。

 

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人就开始长肌肉,学习说话和走路。18个月左右大的孩子最喜欢说:“不要,让我来。”到了3岁半他们会开始问:“为什么?”到了15岁他们便想离家外出。

 

“自我界线”的强度取决于发展期间的危机是否适当获得解决。如果危机被化解,需要也得到满足,自我就会长得强壮而健康。

 

如果发展任务没有完成,就得不到它下一个发展任务所需要的架构,因而自我的力量就会削弱。如果发展需求全都未获得满足,自我界线将是支离破碎的。

 

一个儿童必须发展出强韧的自我界线,才能成功地步入青春期。在儿时被允许做一个真正的孩子的人,才能踏着坚实的基础走进青春期及长大成人。倘若在年幼时不被允许做一个孩子,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小大人。

 

卢梭以其精辟之见陈述:“大自然要人类在长大成人之前先当孩子。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原则,培育出来的将是一个既不成熟也不可口,而且很快就会腐烂的早熟果,用成人的方式去要求孩子是愚蠢无比的。”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感情上需要哪些照顾和满足呢?

 

一、 反应、共鸣和肯定

 

孩子最早期的需要就是能有一个温暖的人在身旁,专心地反应和肯定他心中的希望。

 

在头15个月的共生期里,孩子需要一张具有慈爱眼睛的脸孔,在这眼神中所包含的将是这孩子日后自我调整时的核心和基础。

 

婴孩的内在感觉形成自我的核心,这些早期的内在感觉来自母亲对他的感受。在那段没有语言的日子里,人是通过感觉来经验一切的,儿童最早的心灵是一种健康的自恋,而父母自身的自恋需求如果未获满足,他们在为人父母之后,便可能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而孩子为了生存,往往也会很合作地在情绪上满足父母。

 

曾有一个女孩,我们姑且称她为珍妮。珍妮的哥哥在她不到1岁半时过世了,所以她从小就负起安慰母亲丧子之痛的责任,珍珍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面容,而且已经习以为常。

 

成年以后她有一个维持了18年的恐怖婚姻,但是仍然强颜欢笑照顾吸毒的先生和孩子。直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她才摘下了戴了多年的微笑面具,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中文域名: 萨提亚 关键词: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 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课程| 萨提亚培训| 萨提尔心理学| 家庭治疗模式冰山理论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系统转化治疗| 蔡敏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