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萨提尔认证课程,萨提亚学院广州中心 >> 相关文章 >> 婚姻家庭 >> 浏览文章
周老师:
这些日子,我总是感觉很压抑。
上周四,我的同事作为优秀家长去开家长会。她孩子上一年级,因为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所以她被班主任邀请给全体家长介绍经验。
对于同事的这种殊荣,我非常羡慕,同时心里认定:我不可能有这么一天。因为在我看来,孩子的优秀,既在于后天的培养,也在于孩子的天赋。平心而论,我家孩子天资一般,我又没有能力好好培养她,所以并不奢望孩子今后多么出类拔萃。
每当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我的心里总会泛起涟漪。尤其是我的同事和领导,都是搞教育的,很多人的孩子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全面发展,每每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有时候,看着孩子不能专注,不会画画,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识,不会……我似乎看到了她今后上学不专注、肢体不协调的样子。我担心她学业不佳,我担心她受到老师的歧视,我担心她因为学业失败继而没有好的工作和生活。我时常放大孩子的不擅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然后开始焦虑。
或许,我是在吓自己。但我放不下这种担忧,放不下因为听到、看到别的同事、朋友家的孩子优秀就失落的感受。您跟我说过,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可是,亲爱的周老师,我们家孩子的闪光点在哪儿呢?
亲爱的:
你说的这些大概是许多家长的心声,在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的时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多多少少有些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我万分理解你的心情。
但你知不知道,你的焦虑并不是因为你的孩子不够好,而是源于两点:第一,你没有综合、全面地认识、评估你的孩子;第二,你没有认识到(或者不能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上次我问你,什么样的孩子是优秀的孩子?你说成绩好、能力强。和现今大多数家长一样,你评价孩子的标准是单一的,只看成绩和才华,而忽略了品行等其他方面。按照这样单一的评价标准,那药家鑫、李天一以及复旦投毒杀死同学的林某某都是优秀的孩子!成绩和才华的确很重要,但不应是全部,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灵,成绩和才华出众的人就是一个危险分子,对社会和他人是潜在的威胁。
评估一个孩子是否优秀,评价标准应该是立体的、综合的,不应是单一的。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灵,良好的成绩,出色的能力、才华,这些都应该是指标之一,而且前两项应该是家庭和学校必须培养孩子具备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要由此入手。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更应如此。
从你以前的邮件描述来看,你的孩子大度、不计较,温和、讲理、不胡闹,愿意分享,待人热情友善,遵守约定,这些不都是孩子的闪光点吗?我们常常对孩子既有的优秀品质视而不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紧紧盯着孩子不擅长的、不足的地方而焦虑、叹息,这样对孩子多么不公平。
你能不能试着客观地评估自家孩子?既不要夸大——自己孩子有多么多么了不起;也不要看低——总认为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孩子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都要看到。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给予欣赏和肯定,对孩子的弱项予以接纳,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帮助他提高。
再说说独特性。你不自觉地将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你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如果我的孩子某方面比不上别人,那就证明她不够优秀,不够好。这个信念遮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和放大孩子的短处或缺点,然后将孩子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相比……
每个孩子都有特质。她不会画画,可能会唱歌;不会唱歌,可能会写作;不会写作,可能数学好;不擅长数学,可能动手能力强;动手能力不强,可能会交朋友,人际关系好;交友不擅长,可能爱思考,肯钻研……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你就能发现孩子的特质。
每个孩子降生到人世,都像一颗没有做任何记号的种子,播种之后,我们需要等待,看看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切记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孩子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创始人萨提亚女士在其著作《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写道:尊重和接受自己的独特性是奠定自尊的基础,不这样就会违背人的本质。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来认识自己的价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的孩子是一颗松树种子,你就让他长成松树;如果他是一颗柏树种子,就让他长成柏树。这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如果你的孩子是松树种子,你非要他长成柏树,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是违背人的本质的,孩子会感到痛苦。只有父母接受和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孩子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高自我价值感。
聪明的父母懂得发现并顺应孩子的独特性,帮助孩子发挥他的潜质,给他提供成长的土壤、养分,让他成长为他自己。我们能做的是“发现”、“顺应”和“支持”,别试图“塑造”。观察孩子,看看她喜欢什么,支持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你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你问孩子有哪些闪光点,除了前面说过的那些之外,我相信她还有更多闪光点,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了。(本文由《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作者、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