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萨提尔认证课程,萨提亚学院广州中心 >> 精品推荐 >> 浏览文章
自我的迷失,是这个城市里人的一种通病。
天天浑浑噩噩,过着机械的日子,不知道在做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常常羡慕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羡慕着他们的清醒和幸福,然后感叹自己的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幸福的人,就是成功的人,他们都有这么个特点,很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自己要什么。他们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人生走在自己的轨迹上,他们把优秀或平淡当成一种目标,但从来不会去羡慕别人有什么或者挫败自己没什么。他们有三种能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守得住成功。总结起来就一个: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他们都能坚定的做自己。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很了解自己,能做回自己,所以他们幸福。
可是这个城市偏偏有这么多人,价值感低,不能做自己。我常常听到很多人说起同样的感受,心理空空的,不知道在哪,不知道在做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往哪走。害怕闲下来,一旦闲下来的时候,心里空荡荡的不知所措。于是忙碌。即使忙碌,也会突然的悲伤,感觉不到自己。
失去自己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感觉不到自己,找不到存在,心里空空的。另外一种就是通过心理防御机制去填补这个空,就会羡慕别人或贬低别人来塑造一个理想中“应该的我”的形象。
我也曾经常常感到挫败无比,放佛我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人。那时候,朋友们会说你真的很优秀,我却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忧伤。优秀有什么用,照顾不好自己,饭不会做,天天要买着吃,还不如隔壁家不学无术的宅男,起码可以自己天天做饭照顾的自己很好。我赚不到钱,还不会理财,一点工资每月下来所剩无几,还不如楼下做导购的小姑娘,每月挣得虽然不多但小日子打点的依然滋润且每个月都剩下。朋友们虽然都夸这好那好,可是有什么用,自己也看不到,也比不上人家专业水平,也转化不成价值,白白会点三角功夫,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单位的小设计就会设计这一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就是曾经常常这样看不起自己。
不仅是能力不济,也常常不喜欢自己的性格,记得做销售的那段日子,朋友们常常说起我的睿智、幽默、安静。他们说的时候,我会高兴那么一点会儿,剩下的时间,我常为自己的内向、放不开、腼腆而痛苦不已。总之,那时候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好过。青春的岁月里,除了挫败就是迷茫。我常常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只能麻木的活着。
同时修心理的一个朋友则恰恰与我相反,在他眼里,我自然是毛病一堆,虽然他指的我很多毛病,类似于我这么头脑学了不活出来有什么用,虽然他指的这些毛病我并不认同,因为他常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别人的问题放大。他也常常指出别人很多毛病,做人应该真诚,你看你那么掩饰自己怎么可以,他甚至会大声呵斥:你这是指责,你怎么可以成为一个指责型的人,做人不应该指责。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常常被搞得哭笑不得。
不能做自己的人就是这样,无法面对心里空空的时候,就从别人身上找素材塑造一个理想的我,总是羡慕别人,看到别人的好。总是挫败自己,盯着自己的错误不放。或者相反,将自己弄得无一缺点,别人身上却都是毛病。他们生活在一个理想的自己的世界里,认为理想的自己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而始终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想想人真是可笑,羡慕来羡慕去,单单没有羡慕自己。指责来指责去,单单没有指责自己。有时候多么渴望自己具备想具备的能力,多么渴望具备自己想具备的性格。可上天是那么不公,偏偏让我拖着一副不想要的身躯,偏偏让我为自己的性格痛苦不已,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而我,无论怎么努力都填补不了这一点。
感觉不到自己的时候,也很可怕。想有个人陪,想找人说话,想做些事情,想通过忙碌,想通过外界的刺激来逃避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就选择抱怨。直到看到一副漫画,有个人在指责上帝,为什么要对他这么悲惨。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上帝已经将大部分苦难都进行了拦截不让他出现。我们总埋怨上帝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完美,可是上帝给的,恰恰是独一无二的完美。
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两句话:我们都是生命能量独一无二的见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故事说,丞相跟国王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认为丞相只会溜须。狩猎中国王一手指被猎豹所残,丞相同样话对待。国王一怒将其关入牢中,丞相仍同样的话。后国王继续狩猎,被食人族所擒,正在被烹祭祖之时,骤然发现其少的一指,是不完整的人,部落首领将其释放。回国后,释放丞相,感恩其言,果然是最好的安排。但是爱卿被囚数十日,又何解。丞相说,如果我不是在狱中,那将随国王狩猎的将是我,被烹的人也是我。
故事很长,也很短,无非就是说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于这么结论是怎么证明的也很简单,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丞相总能找出积极的意义。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单纯的认知决定了幸福与否,决定了能不能接纳自己。所谓接纳自己,就是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特点,并欣赏自己。环境的变化,只属于环境。身边有人陪或者没人陪,周围有人比我优秀或者比我差,都是环境和他们的,我可以学习,但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当环境变了的时候,我甚至可以发掘出变化对我的意义,从而感恩环境,庆幸自己。
并不因为环境的变,我的本质就跟着变了,即使我想去改变自己,我也是带着觉知带着学习带着自己去改变,而不是否定了自己。
我知道我是一个不完整的蛋,我不会做饭,但我会写字,我无需两样都会。我知道我不会理财,但我会赚钱。有些东西我想学可以学或者不学也没关系,并不是掌握所有技能我才是好的。我知道我内向腼腆,我可以不去做销售而转为做文案,如果我去做销售也没关系,我的这种内向腼腆给人踏实的感觉。我欣赏自己的这些特质,我可以去改变,也可以不去改变。无论我怎样的态度,我都不会去排斥。不会做饭的人是我,不会理财的人也是我,这都是我。
再转念一想,为什么做不好家务,为什么收拾不好,因为我性格懒散,大大咧咧,这不正是我思维散漫,鬼点子多,幽默风趣的一个源泉吗?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成了一个好的家庭煮男,样样条理清晰,摆放整齐,恐怕自己都受不了了。
好奇怪,一面想改,另一面,改成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自己都接受不了。
其实还是对自己现状的一种不接纳,对自己的一种不认可。羡慕着别人的好,幻想着一个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这样好有一种寄托:如果我是那个样子,我就是幸福的。
关于这两个我,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
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对于理想中的自己,可以有很多羡慕的偶像,可以有很多想要的特质和能力,可以努力去改变自己做到,都是没有问题的。想要某样东西并没有问题,问题是,你是否接纳现在的自己,以及在得不到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所谓自我价值感高就是,我接纳我现在的自己,欣赏自己,并且在我想成为的自己的路上。我看到自己的特质而非优缺点,我总能发现这样特质对我的意义,也能发现他带给我的阻碍。我可以改变,而不必否定自己。所以我不必受环境影响,无论是独处还是与各种人在一起生活,我都可以很好的面对自己。
首先,就是接纳。接纳我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真实的我,独一无二的我。无论我的性格是怎样,我的能力是怎样,我的现状是怎样,这都是真实的我。我不会成为刘翔第二,但我是我第一。我还是不会做饭,但我接纳这样的自己。我依然可以活的很好,而无须具备所有的能力。
其次,欣赏。当我想改变的时候,我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就可以欣赏现在的自己,欣赏自己在努力改变。先不管结果是如何,至少我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决定了改变,我欣赏自己的勇气,我不仅接纳现在的自己,我还欣赏。我决定了要开始自己的烹饪之旅,我买了一个锅,我还没有开始,但我欣赏自己的勇气去改变。
然后,庆祝。每当我做出一分努力,我都庆祝一分改变。理想中的自己有100分,我做到了2分,我就为自己这个进步和努力而感到庆祝。我自己煮了一堆面条,虽然味道飘了出去邻居有人在说怎么有糊味,我还是庆祝自己做了,我没有做到100分,比之前的我,我已经开始变了。
最后,接纳。接纳我做不到100分,也无需做到100分。我成不了大厨,甚至做不出他们都能做的饭,但是我可以自己做西红柿炒鸡蛋了。无论我做到多少,我都接纳,然后欣赏,然后我还是我。我还会努力,但并不因为我做不到100分就否定自己。所有事情都做到100分的人,不在地球上,都在火星上呢。
对真实自我的否定,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对改变的渴望,对不能做到100分的挫败,继而对自我的迷失。人的痛苦,莫过于此。
这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常常丢了自己,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常常想具备很多,想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却忘记了: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其实在哪和谁都一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