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萨提尔认证课程,萨提亚学院广州中心 >> 相关文章 >> 萨提亚 >> 浏览文章
猎豹在追赶猎物时,时速能达到110千米。但在追赶猎物前,它们则恰恰相反,需要静静呆在原地,聚精会神,一动不动,积蓄能量。猎豹的极速只能保持3到4分钟,因此4分钟内如果猎豹还没有追上猎物,就必须停下来不再奔跑。
猎豹是大自然中比较懂得生存法则的动物,也是懂得动与静的关系的动物:跑的时候专心跑,静的时候专注静,该动的时候动,该停的时候停,欲动先静,动而后静。
工作也是如此。工作中的动,就是我们处于工作状态,大脑不停地运转,手也不停地动,处理着种种纷繁复杂的事物。而工作中的静,就是我们要学会适时地停下来休息一下,心无杂念,休养生息,安定自己,心如水静,跟自己的心呆着。
工作中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掌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动静分明,动的时候专心动,静的时候专心静;动静转化,要动首先要专注于静,沉淀自己,积蓄力量才能大有所为;动静合一,身动心不动,处之泰然,谈笑风生。
在职场中,动与静有三种关系:
动静分明
工作中很多人会出现疲惫不堪的状态,工作工作不好,休息休息不好,会感觉工作乏味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种状态,常常是因为不能很好地活在当下,动的时候想静,静的时候想动。工作的时候总想停下来休息,想着哪个周末哪个假期的时候怎么好好休息下;休息的时候又不能好好放松总是牵挂着工作,即使在家或者在旅游,脑海里也总会浮现出没有处理完的工作。这就是动静不分,没有活在当下,导致了工作和休息都效率低下。
动静分明,就是要活在当下,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休息的时候安心休息。德国作家约瑟夫·基尔施纳在他的著作《聪明人的圣经》里就很好地揭示了怎样去应对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如果你醒着,你就当清醒;如果你睡着,你就当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就不应该再考虑其他事。 如果你的手在这里,你的思想也应该同时在这里。
动静转化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中的这一篇,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句话就很好地揭示了一个动与静的转化关系以及如何在动与静中有所成就:先知道如何停止然后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安心深思熟虑,然后才能有所得有所成就。
很多人说,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被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自己不敢停下来;处理不完的事物,让自己一直疲于应付,没有闲暇休息,于是,人们就总幻想着有一天退休了的时候好好休息。这些“被工作”的人,常常饱受困扰: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差,心情烦躁,身体抵抗力降低……而身心疾病、抑郁症等众多不良因素也在不断袭击着这些停不下来的人。
其实,能安心专注地工作,是要建立在良好的静心和休息的基础上的,懂得如何停止的人更知道如何行动,知道如何休息的人更知道如何工作。这是一种动与静的转化。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动的能量就会耗尽,就需要停下休息重新积蓄能量。休息一段时间,就有能量全心投入工作。古人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动静合一
动与静并不矛盾,工作的境界,就是在于动静合一。身动心不动,内心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被繁杂事务所牵走,然后从容的应对工作。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说的就是这种境界,内心平静,做事不慌不忙,有条不紊,有声有色。我们在工作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人,心静如水,将工作做的十分出色。这就是外动内静的工作状态:动静合一。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不可及的境界,在掌握了动与静的博弈后,就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善于运用规律,自然就到了这种状态,能从容的处理工作,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了解并掌握动与静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中的制动点。其实不仅是工作,我们的人生中每一个面向也都是如此。